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教育 >正文

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非遗工坊的传承与突围

2025

/ 10/14
来源:

责编:

手机查看

 

非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随着社会快速变迁,“活下来”是许多非遗项目真切的呼唤。在陕西,一个个扎根生活的非遗工坊,与现代生活、时尚潮流和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用“非遗+”模式让传统技艺突破藩篱,让古老技艺真正“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在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东三路社区,“妈妈岗”非遗手工坊让非遗融入就业创新实践。

  手工坊系统开展盘扣等易学易制的非遗项目培训,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可居家完成的订单任务,为社区居民搭建灵活就业平台。

  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至今保留着面花、刺绣等传统技艺和花苫鼓、跑骡车等古老民俗,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受妈妈和姑姑的影响,王新丽从儿时起就对刺绣产生浓厚兴趣。心灵手巧的她传承了阿寿村一代代绣娘的“好针线”,借助非遗工坊让这门古老手艺焕发光彩。

  记者:吴鸿波、赵英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编:

责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