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教育 >正文

两项调整下,22中考未达560分学生可能被分流?家长坐不住了

2022

/ 06/18
来源:

搜狐

责编:三木

手机查看

 

中考分流咋还不取消?

每年中考之前,家长们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这一没有结果的话题。作为一下将普职比拉到5:5的“罪魁祸首”,中考分流这波可是拉了不少仇恨。

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但没有家长能够确定自己家学生就是幸运的那一半,万一学生不幸流入了职业高中,那前途基本上就是一片灰暗。

职业高中哪哪都比不上普通高中,至少家长们是这样坚信的。而家长们的坚信也化作了一种决心,那就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家学生被分流。

若是前方有一个杠杆,只要跳过那个高度,学生就能进入普高。那么家长哪怕举着鞭子抽,也要让学生颠过去。那么现实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杠杆呢?多少分才能过关呢?

22年中考两项调整下,560以下的学生风险很大

在临近中考的日子里,初中生们总是在祈祷,教育部千万别再有什么大动作,毕竟学生们本来就已经很累了,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经不起再一轮的折腾。

但为了减轻中考分流引发的大量矛盾,有关部门不得不对这一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其中就包括两项调整。其一就是22中考的出题模式。

传统的出题模式中,一直存在关于学科比重的争论。有的家长认为英语无用建议取消英语,也有的家长认为数学太难取消数学。

更多的争论学科则还是语文,在国潮复兴,文化历史不断受到危险的现实中,语文地位提升这一话题不断被提及。如今,在大语文方向下,语文科目的出题的确迎来了改动。

以考试为杠杆,调控家长们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这是老方法了。语文相关学科的出题中,主观题占比增加,考点深度不断拔升,学生能不能静心,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成为得分关键。

这也是为了引导学生们在语文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学会深入思考,锻炼发散性思维,灵活应用。另外,语文题型方面,文言文的占比也会更多,学生们平时在古文文化上要下更多功夫。

其二就是省级统一命题应家长们的呼吁,被提上了日程。这样的调整可以防止由于地区自主命题而产生的良莠不齐现象,抑制了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也让学生和家长心理更平衡。

但这一调整对于处在学霸区域的普通学生属实不太友好,毕竟统一意味着原本的竞争会变成大范围的省内竞争,分数线会拔高,560分以下的学生,很有可能被分流进入职高。

面对中考出题的调整,学生应该注意那些细节?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中考因为人数的增多和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复习计划都没能完整地完成,但学生千万不要因此认为中考难度会下降,从而产生摆烂心理。

虽然高考和中考差了很多,但从高考的出题态度,我们也可以预见一下我们要遇到的题型情况。高中生同样三年,也经历了和初中生一样的复习窘境,但题型并没有简单。

语文作文的红楼梦和围棋三手,数学弄哭一堆人的考场,都在告诉我们:出题人他没有心,如果想要获得好成绩,学生不能把期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要多关注自己的努力与进步。

而努力和进步的方向,几次的中考调整以及今年高考出题的变动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中考的出题也会更加有深度。如果沿用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走心,在正式考试很有可能滑铁卢。

因此学生在平常做题时就要更加深入思考,不要陷入思维惰性的死循环,毕竟现在考试考的就是发散思维,我们复习的时候也要对症下药,不要为了图省事,要明白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另外,进行总结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就拿语文题为例,统一的模板大家都会,但如果想得高分统一是不行的,必须在做题时根据主要逻辑自己想,自己发散,自己总结。

这样到了考场上,学生遇到题目也知道应该朝什么方向思考,下笔时,也能言之有物,不会泯然众人,被判卷老师一眼看出是统一模板,反而拿不到高分。

写在最后

今年的中考无疑是更难的,因为复读班在公立学校已经大部分被勒令禁止开设了,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只有一次机会,学生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正视考试,争取让自己跳过那道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责编:三木

责编:三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