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
如果给人选一个朝代当官,肯定有很多人选宋朝,相比于历朝历代,尤其是明朝初期,当官的随时都会掉脑袋,宋朝可以说是天堂。因为在封建时代中,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趋向了巅峰,物产丰富,文化艺术深入民间,对官员也很优待,除了对武将苛刻了一些,各方面都很好。
也正因宋朝富裕,百姓们不用为一日三餐,劳累奔波,也有时间研究各种技术。其中包括瓷器、造船、造纸、火药等等,在世界上远远领先其它国家。
因此,宋朝的瓷器到了如今,价值连城,尤其是开封官窑、汝州汝窑、龙泉哥弟窑,景德镇景德窑等名窑出产的瓷器,更让收藏家们可望不可得,趋之若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瓷器不易保存,且每个朝代更替,都要经历战火,导致存世的宋瓷并没有多少,仅有偶尔发现的宋代古墓,少量出土几件。
但这种情况在1991年,被打破了,一位农村妇女,一锄头下去,直接挖出了一个博物馆。
有人可能会疑问,博物馆还能挖出的吗?其实笔者也是不敢相信,但事实如此。
据说,在四川省遂宁市南强镇金鱼村,有一户人家,仅有夫妻两人。夫妻俩以务农为生,互为依靠,生活虽然贫困,但乐在其中。
却不想,丈夫突然病逝,妻子文碧珍难以置信,浑浑噩噩大哭了几天,但人总得面对现实,丈夫也需要下葬。
按照风俗,金鱼村的祖辈都一直,安葬在山的另一边,据说很多年前风水先生选定的,哪里山清水秀适合安葬。而文碧珍家住的偏僻,距离那边并不是很远,兼之文碧珍思念丈夫,依然不想葬在外边,索性将安葬地选在,自家的菜园子边上,还能每日陪伴丈夫。
于是找来丈夫的哥哥王世伦,说明了原由,并让他帮忙挖坟坑。王世伦也是明事理的人,同意后,便与文碧珍一起挖坑。
于是两人,一人挖一头,半天过去,王世伦眼见坟坑挖得差不多了,本来想喊可以了,但看见文碧珍像失了魂一样,却难以开口。
而文碧珍越挖越偏,突然之间咣当一声,好像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挖不倒,人也回过魂来,把土拨开了点仔细一看似乎是铜器,有些陈旧,看着就有年头。
王世伦也发觉不对,走近一看,发现好像是古物,但两人都不能肯定,便商量着再挖挖看,但这不挖不要紧,一挖吓一跳,陆续出现数十件,类似的铜器、瓷器。
虽然两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懂什么文物保护法,想要占有,又感觉不对。两人拿不定主意,最后只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上报村长。
虽然村长算不上什么官,但也有几分学识,村长赶到现场后定睛一瞧,就看出这出土的物件很可能是文物,于是联系了相关部门。
考古队到达后,直接封锁现场,因为专家们认定,这是一座宋代大型古墓。但随着进度展开,才发现这是窑藏而不是墓藏,把专家的脸“打得啪啪响”。
当然,这并不妨碍,这次出土了千余件宋代文物。而这批文物中有985件瓷器,18件铜器、2件石雕,共有1005件宋代文物,也成就了四川宋瓷博物馆(原是遂宁博物馆)。
其实,这些年来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当年蒙古铁骑与南宋大军在四川鏖战,扰乱了民生,许多大户把珍贵又带不走的东西窖藏起来,希望战乱结束后能回来带走。
但是像这种,一次出土文物千余件,是从未见过的,可以说是震惊世人,并且其中还有一件顶级国宝——青釉荷叶盖罐,不仅釉色温润如冰如玉,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件荷叶盖形罐,同时在器型上也是最大的,世界上仅此一件。
这件发生在九十年代的意外事件,可谓是震惊文物界。
当时鉴定文物的专家们“激动不已”,对文碧珍大加赞赏。因为如果没有她的上报,国家可能与这国宝失之交臂,所以事后博物馆,给予了500元的物质奖励。
文碧珍当时不明白,事后发现自己成了国宝守护人,也让她极有成就感,所以并不觉得遗憾。
责编:三木
责编: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