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科技 >正文

推进5G演进要做好生态动员

2022

/ 06/21
来源:

新华网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全球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实现无人操作
 全球5G基站和5G网络用户情况数据来源:工信部 

有句老话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在更加高速的动车中,动力分散在各节车厢里,车速主要由整车动力来决定。只有各节车厢“齐心协力”,车才能跑得更快。我国5G演进想要跑出速度,同样需要整个产业生态动起来。

目前,我国5G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工信部数据,我国5G基站总数已经达到160万个,是全球首个以5G独立组网的方式建设5G网络的国家。随着5G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的扩大,行业应用案例和商用落地项目不断增多,一些新的需求希望5G网络在未来的演进升级中,能够实现一些新的能力。

去年,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20家企业发布了5G-Advanced(以下简称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确定了5G-A三大发展方向十大技术。日前,围绕5G-A,中国移动和华为联手,以中国移动出解决方案、华为实现产品化的模式,推出了4个演进“样板房”。这些“样板房”是从0到1的技术尝试,目的是为业界树立信心,对后续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应用落地打基础。

未来的5G-A是一张怎样的网络呢?

我们看到专家的描述是“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在网络带宽上,万兆体验相当于10Gbps,是5G现网下行峰值2Gbps的5倍,面向的是双向全息通信、XR Pro、3D机器视觉、触觉互联网等应用。另一个方向是在连接总量上,千亿联接能力是要在网络中连入更多物体、感知到更多的物体,应联尽联,应感尽感,应控尽控,把物理世界所有的单元都反映到数字世界中,使5G时代百亿联接规模变成5.5G的千亿联接规模,驱动工业数智化升级。

目前,推动整个行业向这个方向演进的核心动力来自中国移动和华为。作为全球最先进、网络规模最大、服务用户最多的5G运营商,中国移动已经开通了85万个5G基站,预计到今年年底,会超过100万站,客户规模超过3.3亿户。华为则是5G设备商中研发能力、产品化能力、商业落地能力都十分强劲的企业。

但面向5G-A的演进,只有两个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像文章开始所描述的,5G-A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要让每个环节都有动力,需要充分进行生态动员,以动力分散方式推动整个行业高速发展。

从5G-A的演进路标来看,其对应的是5G R18标准。在今年年初,第一批R18标准已经立项,立项的一大亮点是XR业务。因此,5G-A的生态动员,首先,要在发展元宇宙、XR技术的企业和机构中获得共鸣,并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探讨未来的商业模式、面临的瓶颈、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次,吸引相关企业和机构尽早参与到5G-A的标准制定中来,以标准化为未来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5G-A设计的千亿联接所面向的数字工厂、数字孪生场景,也需要联合更多的应用方共同设计,为数字工厂、数字孪生的最终实现设计商业模式和路线图。因为5G网络越往前演进,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应该就越深,只有让应用方对技术提出更具体、更细节、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将来技术落地才会更容易。

在动员生态的同时,对当前5G存在的产业链短板要下大力气改善。如5G模组价格偏高,一直是阻碍5G在行业中规模部署的“拦路虎”。在2B市场推动5G模组,面临的是商业模式不成熟、模组产业链不成熟的双重挑战,能不能将模组在2C市场中先用起来,以规模化市场带动模组成本的下降,反哺2B市场,跳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陷阱。

动员生态,也是对5G-A的技术价值进行深挖的过程。中国移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中国移动副总裁高同庆认为,要结合在3G、4G、5G技术验证和产业发展的推动经验,着力推动5G-A产业创新基地,以满足商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构建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市场、产品、投资的闭环产业平台,以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