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时政 >正文

ETF纳入互联互通 资本市场跨境开放持续深化

2022

/ 07/04
来源:

新华网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我国资本市场跨境双向开放持续深化。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首批“尝鲜”。

  作为互联互通机制升级的标志性成果,ETF纳入互联互通基于股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连接,主要制度安排参照股票互联互通,遵循两地现行的基金运作、交易结算法律法规和运行模式。

  两地基于基金规模、跟踪指数选股以互联互通标的股票为主等原则,确定符合条件的内地ETF及香港ETF纳入标的范围。经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同意,两地交易所可根据运行情况在股票互联互通框架下调整纳入标的范围。

  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以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运行平稳。万得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1.7万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净流入近2.06万亿元人民币。

  在此期间,互联互通已经历数次“扩容”。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与沪港通形成“比翼”之势。2021年2月1日,符合资格的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同年6月1日,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步迎来首对互挂ETF产品上市交易。

  业界认为,此次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有助于内地与香港市场进一步融合,拓展市场广度与深度。

  中广资本研究所所长周荣华认为,与股票相比,ETF具备投资风险较小、透明度较高、成本较低等优势。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可为内地投资者进行跨境资产配置、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分享内地优质上市公司经营成果提供更多元、更便利的投资渠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大大方便了香港及海外的投资者购买沪深交易所符合资格的ETF,有望为A股引入较大规模的增量资金。未来互联互通机制有望持续优化,在便利投资者跨境投资的同时,为内地与香港市场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今年上半年内地与香港市场在全球IPO中‘领跑’。注册制下越来越多优质科创型企业登陆A股,吸引着香港及海外投资者。而内地投资者同样有配置港股优质标的需求。”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说,通过纳入ETF实现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对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而言是“双赢”。

  4日线上举行的ETF纳入互联互通开通仪式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这是互联互通开通以来,两地资本市场深化合作,进一步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

  博时基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ETF的纳入有助于完善互联互通品种,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的相互融合,对资本市场进一步推进跨境双向开放具有深远意义。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