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企业 >正文

南京建邺:解难题办实事 贴心服务让企业发展莫愁

2022

/ 07/12
来源:

新华网

责编:果果

手机查看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对2021年全省推进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南京市建邺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等4项工作上榜,在南京主城区中获激励数量最多。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近年来,建邺区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融资增信,持续完善科创、人才、法律等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办事难、融资难、招商难,“建功立邺·到此莫愁”品牌越擦越亮。

  靠前服务 化解企业办事难题

  遇到事情不知道“找谁办”是企业办事普遍面临的难点之一。“多亏有‘小莫’助企直通车,帮助我们解决了货物运输难题。”南京古田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主要经营化工产品销售,一度为疫情期间物流中断而担忧。借助“小莫”助企直通车,企业扫码登记填写问题,很快就成功申领到了物流通行证。

  “小莫”助企直通车服务平台是建邺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创新举措。依托该平台,企业在线提交服务诉求,相关单位签收认领,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定期走访、及时解决。截至今年4月,平台已接入46家区属单位的分管领导和服务专员,为13035家在库区属企业提供服务。

  针对部分企业反映部门职责不清、管辖争议等疑难复杂问题,建邺区还制定企业诉求处置流程图,建立专席督办推进机制,对诉求工单全程跟踪。对疑难问题,启动“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建立61家承办单位入驻的“抢单制”,对群众办理结果满意的单位给予考核加分、通报表扬等奖励,提升服务主动性。

  不单单是“找谁办”难,“办事繁、办事慢”也让不少企业头疼。“以前我们企业办事要挑工作时间去服务大厅办理,现在有了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办事方便多了。”建邺区沙洲街道商会某成员单位负责人说。

  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是建邺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邺区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延伸企业登记服务窗口,为企业开办提供银行网点“一站式”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相关政务服务和审批业务。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建邺区积极探索“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服务模式。2021年,建邺区发出全区首张“省内通办”营业执照和南京全市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增信撮合 让资金畅达企业

  融资难是大多数企业绕不开的坎儿。作为江苏省金融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建邺区已集聚金融类机构超10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近30%。独特的金融集聚优势,为建邺区纾解企业资金难题提供便利。

  建邺区现有市场主体10万余家,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不少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之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建邺区整合辖区内银行、担保公司等优势资源,再度升级“建邺高新进园保”系列金融产品。

  自2019年推出以来,“建邺高新进园保”历经3次升级。目前,“建邺高新进园保3.0”已逐步转向线上申请,企业上传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根据智能尽调、数据画像情况匹配产品服务。针对自身征信存在不足的企业,建邺区还通过担保增信方式,帮助区内企业增信。截至今年6月,“建邺高新进园保3.0”累计授信55.7亿元,服务企业超1500家。

  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业,“建邺高新进园保3.0”特别新设“餐饮贷”,设立2000万元代偿资金池,为餐饮业及相似业态大个体提供最高50万元抵押贷款、法人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信用类贷款。

  除了增信赋能,建邺区还积极搭建撮合平台,引导资本主动流向有需求的项目。“金融机构对外投资,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问题,需要在投资人和企业间、产业赛道上下游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金鱼嘴基金街区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紧扣行业痛点,建邺区搭建“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推出持续性、常态化的品牌路演活动。“金鱼嘴每日路演”定位为全国首个资本要素撮合平台,希望通过平台搭建,形成金融产业资源的创新链接。平台成立两年来,先后举办超300场活动,实现融资18亿元,其中2022年线上线下活动超100场,企业获融资额度5.27亿元。

  精准发力 打好招商安商稳商“组合拳”

  在建邺区,楼宇经济多点开花,覆盖专业特色楼宇、亿元楼宇、高品质楼宇、创新创业楼宇等多种楼宇经济优势形态。但在发展之初,不少楼宇主体经常为如何招来企业而发愁。

  为此,建邺区把招商引资的职能延伸和聚焦到楼宇,让楼宇变成招商主体。同时发挥业主、物业的作用,激发楼宇业主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资源整合的主动性,提供一线招商信息,发挥一线招商作用。

  企业招进来,如何留得住?近年来,建邺区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去年出台“亲商政策30条”,实施建邺合伙人、“莫莫下午茶”、质量小站等建邺特色服务;今年再推出建邺“十六条”助企纾困,财政补贴2000万元专项资金为企业减负。

  “破解招商难,既要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住,更要让企业发展好,需要围绕企业成长环境做文章。”建邺区相关负责人说。

  建邺区拥有南京主城中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产业载体,依托这些优质载体,建邺区提出“012科创森林成长计划”,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同时,挂牌成立全国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园,集聚各类法律服务机构100余家,为驻区企业提供完善的商务服务。

  为集聚社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要素,建邺区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一批人力资源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立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定位,建邺区还建成南京首家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为海外人才来宁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支持。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下,建邺区市场主体活跃度越来越高,已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格局。2021年,建邺区市场主体新增2.8万户,同比增长12.47%。新增企业认缴资金总额和亿元以上企业数连续五年位列南京主城区第一。

责编:果果

责编:果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