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民俗 >正文

民俗记忆丨回望六月六传统习俗 重拾记忆传承文化

2022

/ 07/14
来源:

百度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小时候我就知道农历六月六是一个节日,道不是我聪明,而是嘴馋,知道只要过节就能有好饭吃。至于节的来历根本不关心,也没有兴趣。

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农历六月六是半年节,不仅汉族过,少数民族和外国也有过这个节日的。

六月六看谷秀。看庄稼抽穗开花。此时夏收已结束,秋收尚早。地里的玉米、大豆、花生、谷子都处于开花抽穗时节。由于雨水充沛,施肥管理及时,庄稼油绿油绿的长势喜人哪!所以老家人称为“秀穗”。

六月六,取六六大顺之意。靠天吃饭的庄稼人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经忙了小半年了,趁着有点空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看望一下父母。

俗话说: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是说闺女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为了感激爹娘的养育之恩,出嫁的闺女六月六回娘家要割一刀猪肉带回去孝敬老人,寓意六六大顺,图个吉利。当然老人会用这肉包成包子,送一些给街坊邻居,也会让闺女捎一些回婆家。其实不仅仅是有出嫁闺女的人家吃包子,我们老家几乎每家每户都包包子吃。

小时候由于爸爸常年在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改造,身体还有病,妈妈上班还要照顾哥哥姐姐,我基本上是跟奶奶在老家黄县农村长大的。

我跟奶奶轮流住在大伯和二伯家,他们两家是并排在一起的七间房,每家三间半房,还有磨坊,独门独院。每家住一年。平时我跟奶奶自己开伙做饭,无非也是玉米饼子、地瓜面条、小米饭和炖时令蔬菜瓜果,清汤寡水的对付,反正也能吃饱。那时候就盼着过节。一过节奶奶就不开伙了,就等着大娘和二大娘送好饭。听奶奶说这是我们家族的传统,爷爷在世时就这样。像中秋节、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都集中在一起吃。平时的端午节、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等这些小节就给老人送包子、饺子、粽子和饽饽等。

我的大伯二伯和大伯母二伯母对奶奶都非常孝顺,平时对奶奶百依百顺,就怕惹奶奶不高兴。我看得出来,他们都很怕奶奶,奶奶发起火来很凶,但是她很少发脾气。

六月六家家户户都是吃包子。早上我叔伯哥哥就去三里外的邻村杀猪点买肉,我就像个跟屁虫粘着他们去,他们看我小不想带我,但是奶奶一出面他们就必须照办。奶奶的话就像“圣旨”真好使呀!走山路近,来回一个多时辰。当时的猪肉七角多钱一斤,最多也只能买半斤肉,没有钱哪。那时候一个大人整劳力一天也挣不上两毛钱。吃完饭看到伯母在发面,心里就更高兴了。到晌午头两家送给奶奶的包子有方瓜的和萝卜苗的,每个包子里都有两块肉,还是肥肉的,真香啊!奶奶都舍不得吃把肉钳给我。我还看见我跟奶奶吃的包子是白面的,大伯和伯母他们一家子吃的包子是黑色的掺合着地瓜面的。

时光飞逝,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奶奶、伯父伯母和父母们早已离去,我也由当年的孩童变成了孩子的爷爷。但是六月六吃包子的习俗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家族对长辈尊敬孝顺的美德也代代相传。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