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考古 >正文

西北大学再添考古“神器” 为兵马俑“扫脸” 建模时间至分钟级

2022

/ 07/14
来源:

百度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近日,西北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文物扫描仪,大大缩短了文物数据采集建模时间。这种扫描仪学名是文物外观快速采集建模装置,是西北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机器视觉与机械臂等技术,花费两年时间研发而成。

  文物外观快速采集建模装置由转盘、机械臂以及两个文物外观数据采集模块组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地工程中心主任耿国华表示,25年来,中心共研制了三代扫描仪,各解决不同的国家重大需求。第一代针对公安部颅面复原的需求。第二代主要解决瓷器的高反光问题。第三代扫描仪文物外观快速采集建模装置面向馆藏海量文物的快速采集建模需求,主要特点是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

  传统方法几何与纹理是独立采集的,需要大量的后处理操作。第三代扫描仪中几种采集设备同时协调工作、协同处理,实现了几何与纹理的同步采集,通过计算调整机械臂,实现快速定位与快速采集数据,提高了速度和精度,采集建模由数小时缩短为分钟级,精度可达0.05毫米。

  “以兵马俑为例,该装置两只灵活的机械臂对兵马俑模型局部进行拍照、扫描,几分钟的时间,电脑上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形象。这种数字化采集方式显著提升了采集效率,如果用传统建模加贴图方式采集可能需要半天,后处理时间更长。”耿国华教授说。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