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互联网 >正文

依法处罚滴滴,让互联网企业在规范中获得更长远发展

2022

/ 07/24
来源:

澎湃新闻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根据相关通报,滴滴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滴滴被处80.26亿元罚款,可谓“从严从重”。
重罚背后是严重违法,严重影响网络安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通报中讲得十分明确:经查实,滴滴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应当从严从重予以处罚。
网络安全,是防线也是底线。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屡屡成为热点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我国是互联网应用大国,各类互联网平台众多,几乎覆盖了人们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这些平台或掌握了海量的公民个人数据,或在一个领域内掌握具有垄断性的用户信息。这些数据或信息一旦发生泄漏,将严重危害公民个人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事实上,相关部门在对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中,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仅目前公布的事实已经令人触目惊心。据悉,还有部分问题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对于这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企业,必须罚,必须从严从重罚!
依法管网治网,才能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网信部门依法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此次,相关部门依法处罚滴滴,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网络安全,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也是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唯有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发展,才能让互联网企业在规范中获得更长远发展。
滴滴被罚,网络安全警钟长鸣。其他企业务必引以为戒,始终牢记,法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网络安全绝不能心存侥幸!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