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访谈 >正文

陶海生:探索“理论+实践”思政育人模式

2022

/ 07/14
来源:

新华网

责编:翠果

手机查看

 

“我们始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发掘思政课程的作用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党委书记陶海生说。该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运用“理论+实践”模式,在思政课程中传道解惑,在实践活动中授人以渔,探索新形势下新闻人才思政教育新思路,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思政教育形式。

  以“理论+实践”模式为抓手,发挥思政引领作用

  “怎样把学生培养好,是我们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始终在思考的问题。”陶海生坦言,围绕这一根本性问题,学院在思政教育上做了很多探索。

  第一是在理论上,开设专门的理论课,目的是让学院的老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艺术观讲清讲透。第二是学院长期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艺术观大讲堂。在大讲堂中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把国内著名高校中和学院专业相关的一些“大家”请到课堂上来;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取向。除了教师们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大量实践作业之外,还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到社会中去。

  “比如,我们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走基层活动,包括红色革命老区走访、三下乡活动,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坚持。”在陶海生看来,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海南的平台。

  创新“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青年

  陶海生认为,在大学培养人才过程中,实践中的思政工作和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直把实践贯穿在思政工作整个过程中,思政工作也贯穿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长才干。”

  在这个过程中,思政工作的专职思政队伍、专业教师形成一体化,围绕一个“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大学,学生有了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将来走到社会上,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为社会发挥不一样的能力。”在陶海生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新的个体,对他们先有了爱、有了关注,还要去研究他们成长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辅导好学生,不愧于教师的称号,才能够完成大学应有的历史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